核聚变100问(55):磁镜装置的发展历程和关键实验有哪些?

· 行业科普

一、磁镜

这幅图显示了一个基本的磁镜机器

磁镜(也称为磁陷阱)是一种用于核聚变的磁约束聚变装置,利用磁场来困住高温等离子体。磁镜是继恒星堆和Z夹持装置后的最早期主要聚变方法之一。

在传统的磁镜中,通过一系列电磁铁构造出一个两端磁力线密度逐渐增加的区域。靠近两端的粒子会体验到逐渐增强的作用力,最终这些作用力会迫使它们改变方向并回到约束区域。这种镜面效应仅在粒子速度和入射角度在一定范围内时才有效,超出这些限制的粒子将会逸出,使得磁镜固有地存在“泄漏”问题。

二、发展历程

早期作品

劳伦斯·利弗莫尔的 Q-cumber 装置于 1955 年亮相,当时它仍属于机密。它是首批利用镜面效应清晰展示约束的装置之一。

磁镜等离子体约束的概念是由俄罗斯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Gersh Budker 和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Richard F. Post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独立提出的。

1951 年,随着Sherwood计划的启动,波斯特开始开发一种小型装置来测试镜子配置。该装置由一个线性耐热玻璃管组成,管外有磁铁。磁铁分为两组,一组小磁铁均匀分布在管子的长度上,另一组大得多的磁铁分别位于两端。1952 年,他们能够证明,当末端的镜子磁铁打开时,管内的等离子体被限制的时间更长。当时,他将这种装置称为“pyrotron”,但这个名字并没有流行起来。

不稳定性

Edward Teller

1954年,Edward Teller在演讲中指出任何具有凸磁场线的装置可能存在“交换不稳定性”,磁镜结构正是如此。这引起了Post的担忧,但他的团队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未发现此问题。

1959年,俄罗斯Novosibirsk的Budker核物理研究所建造了首个磁镜装置(probkotron),并立即观察到这种不稳定性,而美国团队未发现类似问题。1960年,Post和Marshall Rosenbluth发表报告,提供了等离子体在某些条件下是稳定的证据,尽管理论预测存在不稳定性。1961年在萨尔茨堡举行的等离子体物理会议上,苏联代表团展示了不稳定性的数据,而美国未能提供相关证据。

Lev Artsimovich指出问题在于美国机器中的测量延迟,实际的1毫秒稳定性只是测量延迟。他指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在简单磁镜几何结构中,热离子的等离子体可以长时间稳定被约束。

新的几何形状装置


Baseball II是一种棒球线圈设计的超导版本,这是1969年建造期间的情景

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解决等离子体不稳定性问题,通常通过改变磁场形状形成“最小-B”配置。在1961年的等离子体物理会议上,米哈伊尔·约菲介绍了他的最小-B实验设计,通过在磁镜内部使用六个载流棒将等离子体扭曲成蝴蝶结形状,显著缩短了约束时间。现代称这种设计为“Ioffe bars”。卡勒姆聚变能源中心改进了这种设计,提出“网球接缝状”配置,美国称其为“棒球线圈”。这种布局便于内部使用诊断仪器,但需非常强大的磁铁。Post后来引入了体积更小的“阴阳线圈”作为进一步改进。


1978 年 2X 磁镜实验

美国的聚变计划正在进行重大改革,Robert Hirsch和Stephen O. Dean受到苏联托卡马克装置性能进步的启发,推动将计划转变为目标明确的项目,旨在实现盈亏平衡。他们严格要求现有系统必须展示实质性进展,否则将被取消,这导致bumpy torus、levitron和Astron项目终止。Dean明确表示,磁镜项目必须改进,否则也会被取消。1972年12月,Dean会见磁镜团队,要求其系统展示10^12的nT值,后改为1975年底前达到10^11的目标。

DCLC

尽管2XII未达到Dean的要求,但它证明了阴阳排列的可行性并抑制了早期磁镜中的主要不稳定性。然而,1973年的后续实验未取得更高成果,于是团队决定通过添加中性束注入提高温度,并将改进系统命名为2XIIB。

1974年11月,Fowler收到Ioffe寄来的照片,这表明注入温热等离子体能够改善约束性能,可能与DCLC(漂移回旋损失锥)不稳定性有关。1975年,2XIIB实验中立即发现了DCLC现象,并且随着真空和内部环境的改善,这种现象更加明显。Fowler认识到这种现象与Ioffe照片中的情况相符,并通过注入温热等离子体成功稳定了DCLC,显著改善了实验结果。

Q增强和串联镜

1975年7月,2XIIB团队取得了7×10¹⁰ nT的实验结果,接近Dean的要求。与此同时,托卡马克聚变测试反应堆(TFTR)的设计目标为Q=1,未来希望达到Q>10。尽管2XIIB的新结果表明更大的阴阳设计可能提高性能,但其发电价值有限,无法超过Q=1.2。Hirsch要求解决这一“Q增强”问题。

1976年3月,利弗莫尔团队在国际核聚变会议上组织“Q增强”工作组。同年7月,Fowler和Post提出串联镜概念,即在低磁压大腔室两端使用两个磁镜。返回LLNL后,他们得知物理学家Grant Logan也独立提出了类似的想法。在德国会议上,他们发现苏联研究人员也提出了类似方案。

1979 年的串联镜实验 (TMX)

会议结束后,Dean决定关闭Baseball II系统,将其资金转用于串联镜项目(TMX)。最终设计于1977年1月提交并获得批准,实验装置于1978年10月完工,并在1979年7月成功运行。

MFTF

在串联镜概念出现之前,能源部资助建造了镜面聚变测试设施(MFTF),目标是使用世界上最大的阴阳磁铁达到Q=5。但到1978年底,这一目标被认为无法实现,于是1979年暂停项目。TMX实验中发现电子在磁线上运动速度不一,进一步研究表明这是受热等离子体注入影响。基于这些发现,提出了通过“热障”区域来限制等离子体的新方法。MFTF的设计被修改为MFTF-B,实验室决定开始建造,并同时改造TMX进行测试。

1980年1月28日,Fowler和团队向能源部提交了研究结果,并提议建造造价2.26亿美元的MFTF和升级价值1400万美元的TMX-U。提案获批,两套系统建设随之展开,TMX于1980年9月关闭进行改装。

TMX-U 失败,MFTF 被封存

MFTF 是一个耗资 3.72 亿美元的利弗莫尔项目,已被搁置

TMX-U于1982年开始实验,但在提升等离子体密度时发现热障问题影响了性能,导致MFTF可能无法达到其Q目标。尽管如此,MFTF继续建设并于1986年完工,耗资3.72亿美元。然而,能源部宣布不再提供运行资金,该设备闲置一年后于1987年被报废,美国能源部也削减了大多数其他磁镜项目的资金。

1986年以后

俄罗斯的气体动力阱

磁镜研究在俄罗斯继续进行,一个现代实例是

气体动力阱,这是一个用于 Budker 核物理研究所 的实验聚变装置。在2022年9月,美国的Wisconsin-Madison 大学的研究人员成立了一家名为 Realta Fusion 的衍生初创公司,旨在开发和商业化串联镜反应堆,以较小的电厂提供工业过程热量。他们的目标是实现“最低资本,最简单的路径”以实现聚变能量。2023年5月,美国能源部 向该公司提供了额外资金。

 

参考链接: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gnetic_mirror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gnetic_field#Magnetic_field_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