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政府蓄势待发,全力推进核聚变能源发展

· 行业政策与报告

4月10日,CDU/CSU与社民党公布的联合执政协议《Verantwortung für Deutschland》指出,在坚持气候目标的同时,转向更务实、技术驱动和商业友好的能源政策。协议"气候"章节明确将扩大聚变研发投入,并强调"首座聚变反应堆应在德国建成"。下一步将争取各党派对该协议的全票通过。

broken image

一、多家本土公司崛起

随着商业聚变公司Proxima Fusion、Marvel Fusion、Focused Energy和Gauss Fusion在商业化道路上快速突破,德国企业逐渐试图在全球范围内拓展聚变产业版图。凭借巨额投资、战略规划和科技创新聚焦,德国正将自己置于全球聚变商业化竞赛的最前沿。

Proxima Fusion:成立于2023年,总部位于慕尼黑,IPP的衍生公司,致力于开发准等动力(QI)仿星器聚变装置。今年1月,公司宣布开源QI装置开发工具VMEC++;2月,提出"Stellaris"全球首个商业化聚变电站集成概念设计。

Marvel Fusion: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慕尼黑,致力于开发短脉冲激光驱动的惯性约束聚变,预计2027年实现技术验证示范设施建设。2024年10月,Marvel Fusion宣布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通过公私合作形式建造的激光聚变设施ATLAS启动建设,预计2026年年中建成并投入运行。

Focused Energy:成立于2021年,总部位于达姆施塔特,由达姆施塔特大学衍生而来。2024年11月,公司宣布将在旧金山湾区建设一个尖端的激光聚变开发设施。今年3月,正式宣布已与德国能源巨头RWE签署协议,双方计划在一座已关闭的核裂变电站址-比布利斯(Biblis)建设一座聚变发电厂。

Gauss Fusion:成立于2022年,总部位于加兴,同样从事QI仿星器装置开发,目标在2045年前,推动欧洲首座GW级聚变电站落地。

二、新一届政府加大支持

德国新一届政府雄心勃勃,立志打造全球首座核聚变发电厂,以彰显其在能源革新领域的领导力。在2025年的选举中,基督教民主联盟(CDU)与基督教社会联盟(CSU)组成的联盟党成功胜出。在竞选期间,两党便前瞻性地推出了一项全新的能源发展议程,将核聚变能源视为重塑全球能源格局的关键力量。

根据2024年能源大会的草案规划,德国明确提出了建设两座核聚变电厂的宏伟目标。这两座工厂将成为德国未来可持续能源体系的核心支柱。预计到2050年,德国的电力需求将激增2-3倍,核聚变能源凭借其清洁、高效且无二氧化碳排放的巨大优势,有望满足这一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成为德国实现气候中和目标的战略基石。

在CDU/CSU发布的“德国新能源议程’”文件中,核聚变能源被赞誉为全球能源行业的潜在“变革者”。文件明确提出了分别采用激光驱动和磁约束两种不同技术路径的核聚变发电厂建设计划。德国政府希望通过此举,构建起一种全新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模式,以应对未来几十年国内电力需求的持续攀升。

三、多党派合作推动产业发展

2025年3月,CDU/CSU与社会民主党(SPD)就联合组阁事宜展开了初步磋商,各方就核聚变能源的重要性达成高度共识。CDU领袖Friedrich Merz在讨论中着重强调了德国在全球核聚变能源竞争中应占据的主导地位。他指出,德国在核聚变研发领域设定了极具雄心的目标,并已达成广泛共识,致力于在德国本土率先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聚变发电装置。

德国政府的这一战略规划,与德国长期以来秉持的包容性核聚变研究理念相契合。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BMBF)始终致力于同时支持磁约束核聚变和惯性约束核聚变两种技术路线。新政府上台后,将继续沿用这一策略,通过持续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核聚变能源生态系统,为德国核聚变产业的全面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德国政府对核聚变能源的重视,得到了国内各主要党派的广泛支持。早在2023年,自由民主党成员、时任教育和研究研究部长的Bettina Stark-Watzinger便宣布了一项为期5年,总额超过10亿欧元的核聚变研究资助计划。这一巨额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IPP)、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以及于利希研究中心(FZJ)等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助力其在核聚变技术研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她还表示,德国将致力于打造一个整合了产业与科研力量的“核聚变生态系统”,以此加速核聚变能源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同年5月,BMBF还发布了一份关于惯性约束核聚变(IFE)的重要备忘录。该备忘录不仅凸显了德国政府在核聚变技术领域追求领先地位的坚定决心,还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战略举措。为确保德国在全球核聚变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备忘录建议通过加强公私合作、扶持本土企业以及深化国际合作等方式,构建强大的产业供应链,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四、技术路线与政策建议

2025年1月,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Acatech)发布了一份题为《Nuclear Fusion Made in Germany》的重要报告。该报告为德国政府在核聚变产业发展方面提供了系统性的策略建议,旨在巩固德国在全球核聚变领域的领先地位。报告着重指出,制定清晰明确的路线图对于引导核聚变技术的有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报告倡导开展技术中立的基础研究,并建议同步推进惯性约束和磁约束核聚变示范工厂的建设工作。

此外,报告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制定“聚变能法案”的构想。通过将核聚变发电厂的监管体系与传统核裂变发电厂相区分,德国将有望营造出一个更加符合核聚变能源风险特征、同时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国际合作、统一协调的监管框架以及稳定的增长资金支持,都是确保核聚变能源技术成功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关键要素。

德国政府的诸多努力,无疑为核聚变这一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和强大的动力支持。凭借持续不断的大规模投资、精心策划的战略布局以及对创新技术的敏锐洞察,德国正坚定不移地朝着全球核聚变技术领导者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

参考资料:

  • https://www.fusionindustryassociation.org/germanys-new-government-readies-for-a-push-towards-fusion-power/